医学三字经熊继柏谈中医读书苦抄背诵与艺术培训加盟选择
我想起二十年前,我的师傅彭坚教授曾经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研究熊继柏现象”。虽然我是一个学徒出身,但我更关心的是中医教育问题。我不是讲述规律,而是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的。
苦抄与背诵:打下中医基础
《医学三字经》中的内容虽然有指导,但是要打好基础,我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我的方法就是苦抄与背诵。
第一本书——《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我花了四个早上把它全部背下来,每天早晨背一部分,白天就自由活动。
接着是《药性歌括四百味》,当时我尝试过背,但现在回忆起来已经不太记得了。不过,《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的内容,我还能轻松地复习和写出来。而对于《药性歌括四百味》,尽管记得一些关键点,但整体内容已难以完全复原。这就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医学三字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抄录而非直接阅读原版的版本,因为当时没有购买的条件,也无法负担买书的费用。因此,所有这些知识都是从我的师傅那里抄录而来,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师傅会纠正错误,让我们再次学习并理解。这也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形式。
在这三个基本课程之后,我开始深入学习方剂学。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陈修园编写的《局方》和《汤头歌诀》以及他的另一部著作《时方歌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复练习,我能够将其中的大量方剂曲颂记在脑海中,如藿香正气汤:“藿香、苏叶、白芷共藿香……”这是根据金匮要略中的描述;而“藿香正气白芷苏……”则来自于陈修园所著的另一部作品。此外,还有其他许多类似的例子,都被收入到了我的记忆之中。
接下来,是内科学领域。我首先读了陈修园编写的 《时方妙用》,其中包含对风邪治疗法则等方面精辟见解,如:“风者,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这样的解释都必须牢记于心,这是我接触内科学的一个开始。
随着时间推移,当老师胡岱峰开始教导更多关于内科知识,他采用了一种跳跃式教学法。他指出,在那个班级里,只有一两个学生像我一样能够独立掌握这些知识,因此他决定单独教授给我,并让我专门阅读有关伤寒论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使用的是林步青所著的地黄论新注作为主要参考文献。当时,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逐渐学会如何正确理解这些古老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猪肤汤的问题或者五苓散与白饮服用的含义等。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对待每一段文字都提出疑问,从而促进了我们的讨论和理解过程。在这种环境下,《伤寒论》的所有章节最终都被成功掌握,并且留给了永恒的心理印象。这一切都是多亏那位优秀教师引导,使得这门经典知识成为了可能。如果没有这样的引领,没有那么严格要求,我们今天或许无法如此精准地了解那些看似神秘又古老的情感流露文字。但即使是在那些激烈批判性的年代,即便是在1958年的政治运动背景下,当医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后,我依然坚持自学,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以求更好的医疗服务能力。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对于传承文化这一事业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