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美术论文工笔山水巨擘的装裱遗产

  • 艺术市场
  • 2024年12月31日
  • 5月27日上午,记者与孙先生兄弟见面时,并未见到那幅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它被列入“十大藏品”候选名单。他们解释说:“这幅巨作实在太大,且当天下了雨,我们担心它会因为湿气而受损,所以没有携带过来。”孙先生透露,这幅珍贵的作品是他父亲留给世人的遗产,他和兄弟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我们对收藏一无所知,只是为了避免画作遭受破坏才将其保留下来。”他们参加《鉴宝》活动

艺术教育美术论文工笔山水巨擘的装裱遗产

5月27日上午,记者与孙先生兄弟见面时,并未见到那幅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它被列入“十大藏品”候选名单。他们解释说:“这幅巨作实在太大,且当天下了雨,我们担心它会因为湿气而受损,所以没有携带过来。”孙先生透露,这幅珍贵的作品是他父亲留给世人的遗产,他和兄弟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我们对收藏一无所知,只是为了避免画作遭受破坏才将其保留下来。”他们参加《鉴宝》活动,是为了向专家请教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艺术品,“不想让父亲辛苦一生的艺术杰作在我们手中丢失。”

孙老先生曾是一位装裱界的元老,被誉为字画界的大师。他对装裱有着深厚的研究,而他的装裱技艺则被后人称道:“会写得永远比不会 裱 的精湛”,这足以说明他在行业中的地位。儿时,孙先生常目睹书法家、画家和商贾光顾他们家的场景,其中甚至包括阎锡山收藏的名作。然而,在装裱过程中,父亲总是独自一人,不愿让孩子们靠近,因为他知道那份辛勤只有一人能感受到。

1965年,当北京荣宝斋邀请他去工作时,他选择了回归家庭。这一切都是出于对家庭成员福祉的考虑,即便当时自己并不明白,但如今回望过去,他付出的牺牲显得尤为明智。尽管已经逝去二十多年,但孙先生及其家族依然致力于保存那些珍贵的手稿,以此来纪念他们敬爱的人。

通过参与活动,他们了解到传统方法并非最佳方式——将纸张卷起可能导致褶皱和其他损害。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开始采取新的保存措施,将这些艺术品放在通风处,不再进行卷绕。“不能让父亲留下的美好事物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消逝,”孙氏表示,他们决意确保这些历史悠久的手稿能够完好地流传下去,就像他们对父亲最深切的情感一样。

尽管有人在七十年代提出了高价购买这件作品,但因父之命而拒绝出售,现在这一点变得尤为坚定:“我们不会轻易放弃爸爸的心血汗水成果。”每一片叶子,每一个笔触,都承载着家族几代人的情感与历史,让它们成为时间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物质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