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官网首页马硕山探索瓷器艺术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官网首页马硕山探索瓷器艺术风格

在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下,将中国画用于陶瓷创作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马硕山的陶瓷绘画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意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旨趣和精神需求。不仅为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分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代文艺创作增添了新的艺术成果。

5月27日至6月27日,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尊工尚艺——马硕山绘瓷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画家、研究员马硕山的绘瓷作品37件,均为其近10年来陶瓷绘画创作的精品。

马硕山长期致力于书画及陶瓷绘画创作方面的研究,他以中国画语言为本体,不断对青花、颜色釉以及磁州窑风格的陶瓷创作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的个人风格。据马硕山介绍,其绘畫启蒙是從祖父的一把陶瓷茶壶上的山水畫開始,這從此開啟了他的“琺瑯缘”。馬硕山生長在琺瑯都淄博,淄博浓厚の文化氛圍使他對琺瑯存有特殊的情感,這種感情成為他的創作基礎之一,因此,馬硦 山的大多數畫琺瑯作品饗含了他對童年、對故鄉的心念與依戀。

近些年來,中國畫家在琺瑯上繪畫一度成為一种風尚,但由於材料不同,畫家往往難以掌握琺瑯上繪畫技法。“這其中不僅是平面與曲面的問題,有的是料與釉運用與把握都很難。”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館長吳章申說。

馬素 山在琺瑯中表現出對磁州窑另種探索,他將中國繪圖“計白當黑”的特色運用到磁州窑作品中,使得黑與白使得寫景語彙更加純粹,以古雅之氣著稱。如果說馬素 山 的繪圖是以傳統為主,那麼他以書法為主 的作品則更具當代性——將古賢經典、詩詞文赋書寫於器物之間,並融入現代構造因素,有強烈視覺效果。

談及自己的蠔缸繪圖創作時,馬素 山表示:“描好蠔缸需要基本功,以及傳統文化修養,所以對傳統藝術研習、遵守吸收是蠔缸繪圖根本。在研究蠔缸材料屬性並藝術表達將二者融合,我們能創造不負傳統也不負時代作品,這是我過去、今現在做的事情也是未來使命。”

周庆富院长评价说:“马硕山通过将传统油墨笔触应用于现代高温烧制技术中,不仅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手感,更突破了一般人们对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他成功地让两种不同的媒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独特且充满个性的作品。”

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成就,也向世人证明了一种新型态的人类智慧与情感表达方式。这是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边界,让观众可以从一个角度洞察人类对于自然世界深切的情感联系,并反思我们今天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