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建筑界传奇尤纳从街道美术馆到国内最好书画交易平台的物品展示与移动建筑理论探讨
尤纳·弗莱德曼,一个94岁的建筑传奇,他的理论影响了新陈代谢派、建筑电讯和蓝天组等团体。尽管他没有完成太多实际建筑作品,但他的“移动建筑”理论对后来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青年时代,尤纳就提出了与勒·柯布西耶相反的“居住者适应空间”的观点。他认为居民应该用简单材料来创造自己的居所。
尤纳在巴黎家中的一些作品已经被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近年来,他仍然活跃于建筑和艺术领域。在2017年的深港双年展上,他展示了名为“街道美术馆”的项目,这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美术馆建设方式的思考,也再次让人关注他的“移动建筑”理念。
位于深圳南头古城的“街道美术馆”,由圆环焊接而成的立方体堆叠在草地上,每个立方体内都摆放着来自当地居民生活用品。这座临时性的美术馆展品随时可能被拿走或损坏,而独立的圆环结构可以任意移动。这种低成本且临时性的特性是这座美术馆独特之处。
尤纳还在其他三个不同地点建造了类似的“街头博物馆”。早在2015年,他就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展示过类似的概念。此外,“深双”联合策划人侯瀚如认为,尤纳提供了一种对立可能性,即使用最贫穷材料和最简单的手段构建空间,这与国内不断兴起的大型现代化博物 馆形成鲜明对比。
尤纳对于圆环结构特别着迷,因为它们能够定义成无限边形,因此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组合。这一理念不仅应用于他的街道美术馆,还用于他关于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其他构想。他主张允许未来的使用者自主营造生活环境,并减少建筑师干预程度,使得未来房屋更加灵活可变动。
此外,尤纳还提出了空中城市这一概念,一种将盒子放在架子上的方法,可以自由移动盒子而不会影响其他箱子的状态。这个概念颠覆传统单体或丛生的鞋盒形式,将空心物品看作可供堆放并随意更换的事物。而这些思想背后的灵感来源于其经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离失所,以及印度建立临时科技博物室等经历,对他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