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物保护告别闭门造车探索艺术教育专业特色之光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提出了一个观点:广东高校尚未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刚起步,希望在各个方面培育这个市场。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如同一股热潮般风起云涌,不少省市高举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旗,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下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有些同行者已经达到了文保及创收的双赢,但有不少同行者却在文保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人才匮乏。相比资金链的问题,专业人才的缺乏似乎更加棘手。在一些“钱不紧”的地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这就导致了在文化保护过程中出现技术失误,从而造成了“破坏性之害”。 据报道,有的地方管理方让没有资质的人员对祠堂进行维修,最终导致了一些珍贵文物遭受严重损毁。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以“保护”名义拆除了旧址周围的房屋,又加上了灯光和绿地,以此来营造历史故事特定情景,这种做法既得不到好处,也没有得到人们认可;还有的地方为了打造出更为壮观的地标,却忽视了历史真实性的尊重,从而引发公众的争议和担忧。而且,有些地方也开始采取措施,比如山西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确保每一步都能遵循科学规范,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提供保障。
正视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成为大趋势,但拥有相关资质的人才却极为稀少。在中国,只有2000多人具备能够修复古代艺术品的手艺,而需要他们修复的珍贵古董数量则超过150万件,如果按现在速度计算,那将至少需要15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有工作。这一切都揭示出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建议:完善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事务管理机构,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从另一角度看,我们应该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学子们去了解并参与到这一领域中去,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行业。不仅如此,这一行业对于学子的吸引力还受到刻板印象所影响,如认为它枯燥乏味且实用性不足。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新时代里,应当放弃孤立无援式地进行工作,而是要增强与社会之间互动,使得这些非现代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或经济资产,从而吸引更多具有抱负的人才加入其中。
最后,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将那些宝贵但被边缘化的人才招募过来,让他们可以同时学习技艺,并获得必要知识,同时帮助那些传承人的窘迫状况,为他们提供另一种选择。这就是我们共同努力寻找的一条道路,它既能保证我们的古代艺术品得到妥善保存,也能促进这些传统技能和知识得以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