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物保护从闭门造车到艺术教育的开放合作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提出了观点,他指出,广东地区尚未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课程,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能够在多个层面培育这一市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迅猛发展,如同一股强大的风潮席卷而来。不少省市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通过“搭建平台、展示特色”的模式,为其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地方确实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而难以顺利开展工作。 分析问题所致,是因为两大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资金不足;其次是专业人才短缺。相较于资金问题,专业人才的缺失似乎更加突出。在一些条件良好的地方,由于缺乏合格的人才,这导致了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上的失误,最终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据报道,有的地方管理不善,让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修复工作,最终导致了一些珍贵文物遭受严重破坏。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改造”历史景点,不惜牺牲原有的历史价值,如拆除周围古建筑、增设人造光影效果等,以此营造假象的情景。这类做法被批评为得不偿失。而西安市计划投资380亿建设新阿房宫,也因受到质疑而暂时停止项目实施……鉴于这些情况,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整改。山西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文物标志委员会,将严格遵循标准化技术规范,以避免在保养过程中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随着对文物安全形势日益加剧,我们认识到必须提升我们国家对这个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一位政协委员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建议,要完善现行行政管理体系,加快培养具有相关技能的人才。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太多高校提供这样的教育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行业里,我们需要尽快行动起来,为未来埋下种子。
因此,我们应鼓励高校和学子去关注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机遇。学习与研究这一专业并非枯燥无味,它实际上涉及到许多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而且,要打破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即认为这个行业不是实用性很强或者说是一种传统职业形式。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让他们体验到这种跨越科学、艺术和历史之间边界的工作,他们将发现这是一份既有责任感又充满激情的事业。
同时,我们还应该从政策制定者那里寻求更多支持,并增加对于这些领域的人才培训经费。这包括收集优秀非遗传承者的经验,同时吸引更多愿意投身其中人的加入,使他们既能从师傅那里学习,又能获得必要知识以修复或保存那些珍贵作品,从而帮助那些面临困境但热爱自己的传承人找到新的生计途径。此外,这也是向公众普及了解非遗重要性的一个机会,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它们如何成为旅游资源或经济驱动力,从而吸引更广泛范围内的人才加入这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