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何时尝试那颗诗歌的禁果就像美术生上大专一样开启新篇章

  • 艺术展览
  • 2024年12月30日
  •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了微作文的新风尚,打破诗歌禁忌,让学生们在150字内展现才华。然而,在过去多年的高考作文中,一些省市明确指出:“不要写成诗歌”或“诗歌除外”,这给人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重视诗歌的时代。 实际上,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诗经》即为最早的诗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已成为常语,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潜藏着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能力。 然而,高考中对此却持保守态度

高考作文何时尝试那颗诗歌的禁果就像美术生上大专一样开启新篇章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了微作文的新风尚,打破诗歌禁忌,让学生们在150字内展现才华。然而,在过去多年的高考作文中,一些省市明确指出:“不要写成诗歌”或“诗歌除外”,这给人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重视诗歌的时代。

实际上,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诗经》即为最早的诗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已成为常语,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潜藏着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能力。

然而,高考中对此却持保守态度。一些教育者认为,“除外”的问题涉及到评卷标准的复杂性。现代新派的写法和选材需要阅卷老师迅速把握难度巨大,可能导致一首优秀之作得分低下。在目前高考体系下,用詩作为答卷并不被鼓励。

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应该拥有选择表达方式自由,如果不能用詩,那对于擅长詩寫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公平。“除了詩”是一种偏见与傲慢。而评价難易只是主观想法,对於評價詩歌容易陷入主觀差异。不过,无论是否允许寫詩,都不会影響學生自主選擇。

例如,2009年广东、安徽高考试卷并未再次出现“除外”的规定,但仍然大部分学生选择更为安全稳妥的手段而避开波折,更别提試圖創新的高難度題目了,因為他們明白失誤將導致命運重蹈覆轪。

因此,這種權利應該交由學生自己決定,而非因為閱卷者的能力不足而完全排斥這種表達方式。雖然開放使用詩體會增加挑戰與繁瑣,但對於學生的創意發揮和文章創新意味著深遠。如果我們現在就接受並且享受這份自由,那麼語文教育將更加全面、有效。此前,在北京市的一项决定对“除外”政策进行了调整,有助于彻底接纳这种文学体裁。在偷吃禁果之前,我们生活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但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他们才真正变成了人类。这正如我们学习语言一样,我们需要某种能表达心声的媒介,而没有疑问的是,最能触动内心的情感就是那些充满激情与艺术性的作品——我们的青春,是不是该尝试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