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童艺术舞台老舍之子回忆创作初心美术教育专业探秘课程神秘深邃穿梭于色彩与线条的奇幻世界
在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历程中,老舍以其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是小说家的杰出代表,更是一位戏剧家、散文家、杂文家和诗人的综合型作家。他的作品跨越了各种文学形式,无论是话剧、京剧还是曲艺儿童剧,都留下了他独特的印记。在本周末,老舍的经典之作《宝船》将再次登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舞台。这部作品创作于1961年,是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也曾在1962年和1986年两度在中国儿艺成功演出。此次时隔28年的重现,不仅让观众有机会重新感受这部经典,更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秀。本周五晚,新京报将邀请20名幸运观众体验这份文化盛宴。
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起父亲创作《宝船》的故事,这部作品是在1961年的春节期间,由中国儿艺向老舍发出委约,只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篇。《宝船》首次亮相后,与另一部著名儿童剧《马兰花》并称为“一花一船”,成为了中国儿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学者关纪新认为,《宝船》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小说,以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视角展现人间善恶、真假美丑,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民族精神与价值守望。
此次重排版《宝船》,导演钟浩带领团队对该剧进行全面升级,将其现代化改编,同时保持原著的情趣和道理。在舞美设计方面,冯磊融入折纸元素,使得舞台呈现更加生动且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此外,在服装设计上也巧妙地融合了折纸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精彩内容】
《宝船》的故事来源于江苏铜山民间故事中的王小二救落水李八十,并获得了一条神奇的小纸船。一旦念出口诀,“快长快长,乘风破浪”,小纸boat就会变成大舟。在洪水来临时,王小二驾驶着这艘魔法般的大舟,将动物们安全带离险境,并救出了懒惰好吃的张不三。但张不三却骗走了大舟献给皇帝,而王小二则依靠李八十及动物伙伴追回自己的宝物。
通过这一系列精彩的情节,《宝船》展现的是一种纯真的友谊与勇气,以及对正义事业坚持到底的人性光辉。这部作品不仅适合孩子们,也能让大人们从中找到启示,对未来社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