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锐抽象之道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作品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我在2021年9月25日至12月19日期间,到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参观了“黄锐:抽象之道”的展览。自上世纪70年代末,黄锐以其独立的艺术风格和前卫的态度,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是中国先锋艺术团体“星星画会”的发起人之一,其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实践,对后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次展览是黄锐近十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个人作品展,它通过展示包括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的数十件作品,全面回顾了黄锐从事创作生涯初期至今的重要成就。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他最新的抽象创作系列“天、地、人”,以及首次公开的2020年的油画作品系列“有道——无道”。此外,还有以早期抽象、空间结构、水墨实验和装置作品为线索呈现多个系列抽象创作。这一展览由UCCA馆长田霏宇和助理策划人张南昭共同策划。
自1978年开始对抽象绘画进行探索,黄锐于1979年在自己发起并策划的“星星美展”上展示了许多重要作品,这些都是他早期真正意义上的抽象表现,也是那个时代最早公开展示这一风格的一部分。他的80年代初期与90年代初期工作则进一步探索了一种更高级别,更具有地方色彩的地方法律表达方式,这一时期,他重新审视了北京四合院物理与精神空间之间互动关系,并创造了一系列名为《四合院》的具体图像,这标志着《空间结构》系列开端。
1984年,黄锐迁居日本,并且开始了一段15年的旅程。在这个时期,他受到日式建筑设计思维启发,以《空间》系列探索材料内容和笔触间关系,并受日本同时活跃书法派潮流影响,用纯粹的视觉冲击力来表达视觉上的分离与统一。与油漆颜料凝结于布面不同的是,水墨渗透宣纸内部,将纸张两侧连接起来。80年代中叶,他利用这一特性,将水墨作为空間隔断悬挂于场馆内部,为平面空間赋予深度。
我的注意点集中在如何将东方哲学思想融入他的工作中,以及如何通过其装置品探讨自然与人类环境交互的问题。此外,我还感兴趣的是他如何试图寻找一种更加写意也更加灵活性的表现形式,在2020年的油画序列中实现这一目标。而他的最新一些工作,如“天、地、人”,则反映出他对于经典文本如《易经》、《庄子》的思考,以及对于宇宙观念基础上的思考。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