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童舞台老舍之子回忆创作初心艺术教育专业或将成为过时的传说
在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历程中,老舍以其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是小说家的杰出代表,更是一位戏剧、散文、杂文和诗歌等各个领域的翘楚。尤其是在戏剧创作方面,他的作品遍布话剧、京剧、曲艺乃至儿童剧等众多类型。本周末,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次启幕。这部经典之作初次亮相于1961年,其后又在1962年和1986年两度登上中国儿艺舞台。此次时隔28年的重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也为这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秀,本轮演出将吸引新京报20名幸运观众体验这份文化珍品。
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起父亲创作《宝船》的故事时显得十分感慨,这部作品诞生于1961年的春节期间,当时中国儿艺向老舍发出委约要求他创作一部适合孩子们观看的小说。只用半个月时间,老舍便完成了这篇充满欢乐与智慧的小说,它随后在1962年首次亮相,并与另一部经典作品《马兰花》并称,是中国儿艺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学者关纪新分析道,《宝船》是老舍轻松愉快的一种写法,也是独特类型之一。他指出,这不是沉郁严肃的情境,而是描绘了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的人性善恶真假美丑,以及体现了他对民族价值守护的一贯态度。在他的笔下,小小孩童眼中看到的大千世界总是那么生动有趣,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故事能激发他们从小培养美好善良纯真的价值观念。
此番重排版编导钟浩带领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他认为尽管这部戏已经五十多年未曾上演,但它依然不会显得过时,因为它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最朴素的人间情感。他保证这一版仍旧忠实原著,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古今交融,以一种既贴近传统又富有现代感的手法呈现给观众。
通过前期探班,可见舞台设计师冯磊巧妙地融入折纸元素,让“纸”的简洁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画风相呼应。而服装设计则进一步延伸这一概念,将折纸艺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精彩内容】 《宝船》的故事来源于江苏铜山民间传说:王小二偶遇落水汉李八十,被赠予一条神奇的小纸船,只要念口诀“快长快长,乘风破浪”,就能变成真正的大型帆船。当洪水滥觞时,王小二驾驶这艘神奇飞boat救出了大白猫、小蜜蜂、大仙鹤及懒惰张不三。在洪水退去后,却被张不三骗走献给皇帝。王小二凭借李八十及动物朋友们共同努力,最终成功夺回那块属于自己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