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艺舞台老舍之子曝光创作初心美术教育的神奇变革
在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历程中,老舍以其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除了小说,他还留下了一系列戏剧、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其中,戏剧更是丰富多彩,从话剧到京剧,再到曲艺和儿童剧,每一种形式都展示了他广泛的艺术天赋。此次,本周末,《宝船》,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次上演。这部经典作品最初创作于1961年,是老舍为中国儿艺量身定做的。在1986年,它曾在中国儿艺舞台上闪耀过一次光芒,现在经过28年的时光,这部神韵斐然的宝船将再次启航。
《宝船》的故事源自江苏铜山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叫王小二的小伙子如何救助落水老汉李八十,并获得了一条神奇的小纸船。这艘纸船能够通过念口诀“快长快长,乘风破浪”变成真正的大船。当洪水来临,小二驾驶这艘宝船救出了大白猫、小蜜蜂和仙鹤,还拯救了好吃懒做的张不三。但张不三却背叛了小二,将宝船献给皇帝。最终,在李八十和动物们帮助下,小二成功地夺回了属于他的宝物。
此次重排版《宝船》,导演钟浩带领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全面的升级,以忠于原著的手法保留经典,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舞台设计采用折纸元素,让观众感受到节奏与动态,而服装设计也巧妙地融入了折纸理念,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生动且独特。
对于《宝船》的一些评论家来说,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小品,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是沉重的话题,而是描绘孩子们纯真的世界,让他们从小就接受美好善良纯真的价值观。” 老舍之子舒乙提到:“我父亲非常喜欢孩子,他写关于孩子的话题最上心,最动情。”
本周五晚,《新京报》将邀请20名幸运观众观看这一特别表演,同时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秀,它无疑将成为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不仅让每位观众都能感受一下老舍先生那独有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它会激发更多人对于美术教育定义以及其对我们民族价值守望意义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