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品交易的盛宴2018台北双年展正式开幕
在2018年11月17日,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迎来了第11届台北双年展的开幕,这场盛事将持续至2019年3月10日。来自世界19个国家及地区的42位参展者与团队,为观众带来一系列精彩作品,以探讨“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主题。
策展人吴玛悧和范切斯科.马纳克达共同策划了这次双年展,他们邀请了包括视觉艺术家、非营利组织、社会运动人士、影像工作者和建筑师在内的多元参展名单。通过跨界对话,双年展旨在建立持久、社群取向,由下而上的协同作用,并打开跨学科的讨论与全新可能。
本届台北双年展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艺术作品,还包括论坛活动,其中第一阶段论坛于11月17日及18日举行,邀请了全球知名演讲者深入探究“公民权自然化”及“化边界”等议题。马纳克达表示,他们希望观众能通过此次双年展得到启发,在未来寻找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看法与解决方案。
其中,《人类世》由泰国艺术家隆萨克.阿努瓦特菲蒙创作,使用受污染土壤筑成二十块土丘,以探讨土地伦理与人类道德的问题;《椰林、槟城艷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则以殖民地背景模仿1935年的博览会南方馆,用橡胶林展示当时马来西亚面貌;郑淑丽规划圆山徒步导聆,让参与者体验自然声景保护价值;林从欣关注植物如何与人类生活相互纠缠,而薇薇安.苏特则以风雨、昆虫等自然元素辅助完成她的绘画作品。
还有一款装置作品——《颠倒的树(映射)》,由瑞典艺术家亨里克.赫肯森持续发展,其树木被倒掛于地板上方,被物化成雕塑;最后千里步道协会致力保护山海风光,与人文之美共鸣,并计划实地走读活动引发藏于人们心中与步道共通的心灵感受,以及对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台北市立美术馆作为台北双年展的地标性机构,将其空间转变为实验性操作平台,与各项议题进行深度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参观者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我们的存在方式,对环境进行更多思考并寻求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