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去美术馆欣赏那些80年代的幻灯片它们如同拍卖照片网站上那些珍贵的瞬间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去美术馆欣赏那些80年代的幻灯片它们如同拍卖照片网站上那些珍贵的瞬间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从1826年达盖尔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至今,影像艺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90多年的历程。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很多前卫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现代的影像和数字技术等,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的兴起也促成了影像媒介的表现变得更为多元与丰富,当代性、试验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等的相互融合,也让影像艺术展现出了更多对于时间经验的灵活运用与支配。在“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的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不久之前(2023年4月29日),在位于北京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的大型展览,这次展览由策划人容思玉带领我们探讨幻灯片及投影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轫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如何激发彼时的艺术创作,以及其对此后中国几十年艺术实践往往未被充分认知的持续影响进行审视。

这次展览以“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幻灯片首先作为一种教化工具被用于集体公开放映。进入80年代,随着35毫米彩色胶片的愈发普及,幻灯片成为更容易获得的一种创作媒介。”为背景。围绕着幻灯片作为媒介的一些关键形式特征,如“传播”、“反射”和“透明”,分别以不同的主题章节,对幻灯片及投影如何成为中国当时不断扩大的国际艺术交流的一个主要媒介,“85新潮”的artist们如何利用幻灯放映和信息传播机制探索前卫art,以及它们是怎样通过不同于以往视角——从光线图象回此后的art实践展开探讨。

其中,“传播”将观众置于20世纪80年代生机勃勃的时候,当时生机勃勃的大量當藝群体如何利用投射来傳播全新的觀念;第二章節"反射"通過對這個時代背景下創作作品呈現來展示張培力、林嘉华與王友身等藝術家們如何融汇從於黑暗房间裡观看投影親密感進行創造,並挑戰觀眾視聽經驗;最后一個章節"透明"則汇集了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初之後並進入成熟期90年代之後較早時期之藝術家的作品,如宋冬與王衛,他們許多創作嘗試通過叠加透明圖象對觀眾與投射關係或於黑暗房間裡觀看投擲親密感進行討論。

虽然今天我們使用的是數位技術,但通過對於這一曾啟發並影響中國先鋒藝術家的實驗性的創意媒體進行梳理與回顧,“幻/燈: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光線圖象”為回望當代藝術早期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此外,這次展覽還結合了我最重要兩個研究方向,即「攝影」以及「中國當代藝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