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品交易平台官网上人物前往美术馆欣赏80年代的幻灯片展览
自1826年达盖尔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至今,影像艺术的发展已走过了190多年的历程。从传统的“国油版雕”到现代数字技术,影像艺术在中国80年代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年轻一代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创作媒介,其中包括幻灯片和投影技术。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以2023年4月29日在北京举办。这次展览通过光影图像作品和档案文献并置的方式,探讨幻灯片及投影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如何激发彼时的艺术创作,以及其对后来的几十年中国几十年艺术实践往往未被充分认知的持续影响进行审视。
展览以“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幻灯片首先作为一种教化工具被用于集体公开放映。进入80年代,随着35毫米彩色胶片的愈发普及,幻灯片成为更容易获得的创作媒介。”为背景,将观众置于20世纪80年代生机勃勃的当代艺术群体利用幻灯投影传播全新的艺术观念的情景之下。然后,再通过对此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呈现,不仅展示了张培力、林嘉华和王友身等艺人的形式实验,还挑战了观众观看经验。
最后,“透明”的章节汇集了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初以及90年代成熟期青年艺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叠加透明图像,对观看投影的人与黑暗房间之间关系进行探讨。这场历史性的回顾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数字时代之前中国当代藝術發展的一個新視角,也讓我們對於那些曾經無法被充分認識到的歷史事件有了一個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