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乞巧图中仇英以其艺术天赋高的人都很奇怪的视角反复描绘了七夕习俗的迷人情景
仇英的《乞巧图》——明代苏州绘画大师仇英的艺术杰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纸本水墨画,以白描手法精细刻画了七夕时宫中各种祈祝、乞巧活动。唐诗林杰有《乞巧》一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这幅画中,场面华丽繁复,每个细节都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美好景象。
画卷首部展示了宫女们准备茶点花果,为即将到来的乞巧活动忙碌。在屏风前,一群嫔妃聚在一起,或读书写字,或窃窃私语,或遐思。随着她们缓缓向乞巧现场移动,她们围绕着供桌,有的抬供品,有的端莲蓬瓜果器皿。
尾部是嫔妃们举行乞巧活动的现场,他们神态各异,但都沉浸在秋凉夜静中的气氛中。人物描绘清雅女子发丝线条流畅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
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到两项重要的习俗:一是穿针比巧,这种习俗起源于汉代;二是祭拜活动,其中包括对磨喝乐(佛祖释迦牟尼儿子)的膜拜,以求多生男孩或其他愿望。此外,还有一些民间祭拜和分享食物与闲聊的情景。
画卷上署有“仇英实父”款并钤印,并附有明代昆山书法家王逢年以多种字体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仇英擅长仕女画像,其笔力刚健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对历史题材描绘精湛善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婉转流畅或顿挫劲利形象秀美线条流畅后人评其工笔仕女为明代画坛之杰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