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佳话绘千秋 一部长卷谱新章自然美术网站开启

  • 艺术资讯
  • 2025年04月24日
  •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苏州林屋山甪头司巡检(相当于镇长)暴方子(名式昭),因敢于替百姓说话,又不愿走上层路线,尽管为政勤廉,政绩卓著,却被撤去巡检这个从九品的职务。大雪天,搬家无钱,做饭无米。百姓们听闻,自发送米、送柴、送盘缠。一时间,肩挑手提,车拉船载,络绎不绝。一月之内,送米、送物者达八十余村,七八千户。收米一百多石,更有烧柴、蔬果、鸡鸭鱼等不可计数。

一段佳话绘千秋 一部长卷谱新章自然美术网站开启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苏州林屋山甪头司巡检(相当于镇长)暴方子(名式昭),因敢于替百姓说话,又不愿走上层路线,尽管为政勤廉,政绩卓著,却被撤去巡检这个从九品的职务。大雪天,搬家无钱,做饭无米。百姓们听闻,自发送米、送柴、送盘缠。一时间,肩挑手提,车拉船载,络绎不绝。一月之内,送米、送物者达八十余村,七八千户。收米一百多石,更有烧柴、蔬果、鸡鸭鱼等不可计数。

暴方子和林屋山民送米一事惊动了一位自号林屋山人的诗人、画家。他叫秦敏树,他在浙江官署以林屋山民送米为素材画长卷一幅,并配古风一首二十句。接着又广泛征集同好应和之作,并向暴方子索得收米账单《柴米簿》,把山民之村落、姓名及送米数量录在卷中。

最早响应秦敏树的是俞樾。他以小篆题端《林屋山民送米图》,并附记曰:“暴方子,不仅是廉吏,也是正直的人。在他被罢官后,他乏食时,无私地接受了乡亲们的馈赠,而他的善举感动了所有人。”他还题长诗一首,该诗描述了山民们如何为了帮助他们的朋友而努力工作。

随后,有许多其他文人墨客也加入了这场创作活动,他们包括汉军旗人郑文焯、一代词宗沈敬学以及书法界的大师吴昌硕等。这次活动促进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产生,其中包括诗歌、小说和书法,这些作品都围绕着暴方子的故事展开,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对道德与公正价值观的一个赞扬。

《林屋山民送米图卷》中的作品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慷慨与公正原则的高度尊重,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艺术来表达这些原则。在这一点上,《林屋山民 送 米 图 卷》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它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困难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勇气和坚持原则,从而激励周围的人并促进更好的社会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