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艺术资讯
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纽约的名气
2004年7月30日 03:14 人民网-国际财经新闻
国际金融报上海记者 黄宇
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家受到世界关注的程度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幅蔡国强的装置作品草图(并非作品本身)目前在美国市场售价超过20万美元。 徐冰荣获鼓励艺术家独立创作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 登上著名艺术杂志《美国艺术》封面,他们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购,并受邀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在世界各地展出。
蔡依林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出现
包容性公交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家加盟
各地展览精彩纷呈。
沉魁一先生现居纽约,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视觉艺术系终身教授。 他在中日美术史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策展人和访问学者的便利让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现状有了深刻的了解。 有更全面、更独立的看法。 沉揆一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世纪80年代末赴美。 1995年,他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 1998年,他被选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国五千年”艺术展的三位参与者之一。 著名策展人之一,在业内享有盛誉。
中国性与完美
谈及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当代艺术中的现状,沉魁一表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世界当代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任何一本新世界当代艺术书籍如果缺少中国艺术的部分,那几乎就毫无用处。 它们都不能成立。 换句话说,没有人可以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得相当不错的中国当代艺术。
其实,没有必要拿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当代艺术的优劣进行比较。 艺术的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艺术作品原本是任何自然关系的视觉体现。 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因为控制越来越少,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表达也变得更加客观。
沉揆一表示,在美国比较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多从事多媒体和装置艺术。 不得不提的几个人物是徐冰、谷文达、蔡国强、黄永砯以及刚刚去世的陈真。 他们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80年代中期来到美国。 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非常勤奋和坚持。 要知道,艺术家在美国生存并不容易。 近年来,有数以千计的中国艺术家前往美国。 人,95%的人都过得很艰难,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基本放弃了艺术创作。
他们起初也过得很艰难,但现在他们都是中国当代最顶尖的艺术家。 徐冰荣获麦克阿瑟奖,在美国被称为天才奖。 丰厚的奖金可以支持艺术家至少5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专注于艺术创作; 蔡国强和谷文达都曾登上过美国著名艺术杂志的封面。 这本杂志的权威性和高端性在美国艺术界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他们的作品大多被各大博物馆收藏,美国博物馆的出价普遍高于市场价。 蔡国强的装置作品草图现在可以卖到20万美元,每年他都忙着参加世界各地的各类展览。
此外,杨福东、张洹、张培力等人开始涌现,7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艺术家也开始受到关注。
对于美国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沉魁一认为总体上是非常积极的。 然而,中国一些人指责他们“兜售中国传统符号”。 徐冰等人的作品确实具有浓郁的中国味,而正是所谓的“中国性”,这也是他们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他们的作品特别具有艺术性,具有艺术作品的完美性。 这是他们与年轻艺术家最大的区别。
沉逵这两年看了很多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感觉很多人很有才华,但作品还没有成熟,总有一种未完成的感觉,好像只是缺了一个。呼吸。 其实,庸人与高手之间是有差距的。 差距往往只是一口气,但却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
但他也承认,从2002年开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开始显现出完美的一面,他们的作品也因此开始在国际艺术界具有竞争力。 他们需要看更多的好作品,看到更多成熟的作品,现在他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景,沉魁一表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油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将面临衰落。 事实上,这种担忧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世界范围内。 明确的共同趋势。 画布、宣纸等传统媒体正在受到计算机等新媒体的冲击。 美国大学绘画学生的毕业作品中,纯绘画作品越来越少。 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这是一个媒介竞争的时代。 没有一种媒介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只能看谁的表现力更强。
但其实也无需过于担心。 正如上世纪初油画进入中国一样,中国传统绘画也经历了一个低谷。 直到1920年才重新纳入艺术学校的课程。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画仍然展现出它的生命力。
近年来,上海当代艺术不断崛起,影响力已超越北京。 应该说,上海作为中国的商业中心,在成为中国的艺术中心方面比北京更有优势。
中国古代与前卫艺术之间的桥梁
沉魁一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担任上海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1989年7月,沉魁一赴美国,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史系学习。 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
那是1995年,沉逵作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国著名艺术展“中华五千年”的三位策展人之一接手了一个大型展览项目。 另外两位策展人分别是谢尔曼·E·李(Sherman E. Lee)和路易斯·费利佩·诺伊(Luis Felipe Noe)。 Sherman E. Lee负责古代部分,沉揆一和Louis负责现代部分。 这是第一次在美国举办的综合性、综合性会议。 此次大型中国艺术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派出的规模最大的展览,共有500多件展品借给国内50多家博物馆。
展览分为两个展区。 其中之一位于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住宅区展馆,展示了古代部分。 下城馆,又称SOHO城,展示现代部分。 现代部分尤其轰动。 沉揆一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品(18世纪中叶之前的作品)曾在美国许多博物馆展出。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前卫艺术开始传入美国。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但是没有人介绍中间部分。 以至于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18世纪以后的中国就没有艺术了”。 此次展览成为连接18世纪至90年代中国艺术的桥梁,让美国观众看到完整的中国艺术。
此次展览耗资古根海姆博物馆 650 万美元,取得空前成功,吸引了纽约 60 万参观者。 为展览出版的两本画册之一《中国现当代艺术》后来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画册之一。 大学艺术类专业教材。 展览随后移师西班牙毕尔巴鄂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参观人数多达80万。
1996年起,沉魁一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莱斯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任教,教授中国和日本艺术史。 在此期间,他策划了一些小型专题展览,其中包括2000年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雷雨之间”国画展; 2000年至2001年“文字游戏”巡回展览; 2003年四川美术学院组织的美国巡展“重庆辣椒”。最近的一个是前几天刚刚在上海外滩开幕的。 3日将举办“风景”景观展。
沉揆一这样阐述策展人的想法:山水是一个传统题材,中国历代文人都用它来寄托自己的志向。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艺术家热衷于风景,用摄影、装置、录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现代媒体被用来表达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空气等。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观,而是城市景观。 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关注和批判。
《国际金融报》(2004年7月30日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