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策展人应勇于探索不是被保护的熊猫在自然之美中油画交易平台app寻求创新融合
自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一职,成为“策展机器”,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使得学术项目要求外发、限制了美术馆对展览项目的垄断,并使其成为推动学术发展的全新平台。目前西方策展人的内机构化趋势导致了艺术领域的垄断,而在中国,非营利机构空缺,使得策划人只能转向画廊工作,与商业项目相结合,失去了学术性质。随着画廊策划人的增加,他们需要自己筹备资金和合作伙伴;而拥有项目经费的美术馆则成为了理想出路。
然而,当美术馆内有专门岗位时,其管理者直接参与组织活动,这与制衡原则背道而驰,让局限于一个岗位的人员遭受控制。因此,从艺术管理导论中,我们应当认为博物馆主管不应该亲自参与策划,以确保独立性和专业性。
对于藏品研究,可以设立研究员或聘请外部专家进行主题展览。而且,有些艺术史家专注于观察并分析藏品,但并不一定需要来自内部人员。此类展示可以由其他专业人士来完成,而不是必须由内部人员承担。在西方,一些历史学者会在博物馆中进行研究,并协助组织展示。
因此,对于学院中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希望从事这方面工作,他们需要了解这种新的说法,因为现有的学习课程可能没有涵盖这一点。如果没有区分批评理论与艺术管理两种方向的话,则可能导致现在的情况,即策划人变成了艺人的助手。
此外,将策划与批评结合起来,是维持该领域活力的一种方式。如果不这样做,那么这些工作者将失去自由职业者的特质,而只是一名行政助理。这是一个制度问题,它旨在确保权力不会集中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许多被保护的“熊猫”,而不是那些具有主动性的“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