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何时品尝诗歌这颗艺术禁果赋予文笔以艺体美术的光彩

  • 艺术展览
  • 2024年12月30日
  •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微作文新风尚,解锁诗歌的艺术潜能。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指南中,一些省市明确规定:“不宜以诗歌形式回答”或“诗歌除外”,这给人一种误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对诗歌缺乏理解和欣赏的时代。 然而,事实上,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诗歌,最早的诗集是《书经》,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吟”已成为常言。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潜力。 然而,高考中对此却持保守态度

高考作文何时品尝诗歌这颗艺术禁果赋予文笔以艺体美术的光彩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微作文新风尚,解锁诗歌的艺术潜能。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指南中,一些省市明确规定:“不宜以诗歌形式回答”或“诗歌除外”,这给人一种误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对诗歌缺乏理解和欣赏的时代。

然而,事实上,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诗歌,最早的诗集是《书经》,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吟”已成为常言。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潜力。

然而,高考中对此却持保守态度。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不允许用诗歌答卷”涉及到评分标准的问题。有些现代派的写法和选材都非常独特,阅卷老师要在有限时间内从整体上把握其精髓,这种要求极为严峻。不幸的是,即使学生创作了一首出色的詩篇,他们可能仍然得不到满意的分数。这就意味着目前高考体系下,用詩來回答是不太合适的。

然而笔者认为,选择哪种表达方式应该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如果不能使用詩作为答案,那对于擅长寫詩的情景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除掉詩”的做法显得傲慢且偏见。

并且,对於評價難度问题,也许只是一种主观愿望。一旦进入對於詩歌評價之争,便容易陷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泥沼。不过,无论是否允許寫 poem 作為答案,這都不影響考生自己做出選擇。

例如,在2009年的广东和安徽高考试卷中,都没有再出现这样的禁令,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写他们能够掌控的一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甚至散文与小说,而非勇于尝试更难以驾驭但更具挑战性的poetry。此举无疑显示了学生们对于避免风险而稳妥行事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从而影响了他们发挥真正才能创造力的机会。

因此,不应将是否写 poem 的决策完全交由教师去决定,因为如果因为阅卷老师能力不足,就彻底排斥 poetry 作为作文内容,那简直是因噎废食式懒惰行为。而开放 poem 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虽然麻烦一些,但对于考生的自由表达以及语文学科创新意义重大。现在,北京市对 “poem 除外”的限制放宽,有助于让高考作文全面接受 poem 这样的文学体裁。在偷吃禁果之前,我们如同居住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没有善恶之分。但当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他们才变得完整,而人类也一样,只有通过 poetry 这样的载体,我们才能真正地吐露内心情感,并展现出完整的人性。而接受了 poetry ,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也更加全面有效。此刻,让我们勇敢地品尝那颗被禁止久远但又充满魅力的艺术禁果——poem ——它将带给我们的惊喜远胜过任何其他文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