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热播留学艺术培训机构探索文化记忆的深渊
近日,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在北京卫视热播,引发了公众对生僻字的广泛关注。主演孙俪提到,她在阅读剧本时曾经需要使用新华字典来识别一些不常见的汉字。上海观复博物馆还设立了一面“生僻字”墙,让参观者能够通过读出其中的一些生僻字获得免费入场机会。这一举措让这些久未被人熟悉的字符再次成为话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兴特别强调,虽然我们所说的生僻字并不常用,但它们仍然是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薅”、“氽”等这样的词汇尽管罕见,却依旧属于规范汉语中的范畴。而另一方面,有些已经消亡于现代汉语之外,只在文字学、历史学等专业领域中才能找到踪迹的“骶”、“耜”等词汇,则与生僻字有所区分。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冉启斌认为,生僻字可以提高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时代印记,可以激发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例如,在先秦时期猪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豕、豭、豝、豚和公式,这些现在看起来较为少见但却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猪的地位和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宋文辉也指出,许多生的意思与产生这些字符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如刖刑(割掉膝盖骨)或赑屃(传说中的动物)。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刑罚废除而这些字符也不再使用甚至消失了。
近年来,由于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的流行,那些久未提及的大量生僻字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人选择以这种不寻常名字给孩子命名,以其独特性和深远寓意。此外,《芈月传》的播出以及观复博物馆“冷碑墙”的出现,都促使人们重新关注这类文字。
然而,对待这类不常用的符号,有的人持不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它们已无意义;另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有些原因导致它们被取代,即难写、难认、难读。而今天,我们偶尔运用个别这种符号,无可厚非,但过度追求此类风尚,并将其用于姓名,就可能造成交流障碍并浪费资源。
方言口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扽、搋趿和薅——北方口音中的普通话无法直接书写,所以成为了书面上的“生奇”。冉启斌解释道,这样的词汇很自然地来源于方言,而实际上,它们在标准中文中没有直接对应,因此就成了那些只存在于口头交流中的特殊符号。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越来越渴望将日常口语转化为书面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得那些仅停留在嘴边且未落笔的文字重回我们的视线。这说明我们的书面表达至少接轨到了更高水平,而且提升了日常口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