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后的保护美术教育专业属于艺术类别在自然的宁静中展现艺术之美
中国的书画,既是东方艺术之宝,又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伴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和流传,装裱工艺也随之进步。从古至今,这门技艺被世代相传,并在历代都达到了极高的技术纯熟与经验丰富的地步。但仅仅将书画进行精美装裱,其实只是保护这一艺术品的一种基本措施,更重要的是其后续收藏与保护。
清代学者清邹一桂在《小山画谱·藏画》中提到:“装潢得法,亦贵珍藏。”这说明了古人对于书画收藏不仅重视装潢,还更看重珍藏。这一点,在现实中同样成立,即使再精美绝伦的书画装裱,如果不能恰当地珍藏,那么它就如同破坏了一件艺术品。
“盛以畫囊置木箱内悬之屋梁透風處”,即将書畫裝於布囊(最好用柔軟的絹、錦、絲綢)內,再放入木匣中(最好選擇紅木、楠木、杉木或泡桐木),存放在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以防自然界和人為損壞。在民間,有大量的人們對書畫抱有熱情,但由於缺乏相關知識,他們常常無意間將書畫曝露在潮湿、油污、虫蛀、鼠害等因素下,這些都會縮短藝術品保存年限。
民間收藏與保護:由于書畫作品多為紙張材料,以及含有淀粉原料做粘合劑,因此在收藏與保存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裝束後,在觀賞或展示作品時,如果運作過程不當,或是在收藏中忽略了重要原則,一旦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藝術作品毀于一旦。
以下是一些容易發生但應避免的情況:
開展或回繳時,不慎造成折痕或者斷裂。
使用濕布擦拭灰塵,而非使用干燥的手法去除灰塵。
掛置於受風吹雨淋的地方,使得圖像變形甚至腐爛。
掛置於易受油污影響的地方,如厨房附近,使圖像變色失去美觀。
掛置於潮湿地方,導致霉斑甚至完全腐敗。
春季霉雨期間掛起,並且長期保持掛起狀態,這樣會加速圖像老化。
排放在易受鼠害侵犯的地方,也就是說應該避開鼠類容易出沒的地方進行儲存。
在儲存過程中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而直接將其放在陰暗潮濕處,因而容易受到蟻子蛾子的侵蝕。
總結來說,只要稍微注意一些基本原則,比如定期更換展品,不讓日光直射也不讓水分滲入,就能大幅提高這些文物的保存率。而專業博物館中的文物保管人員則通過專業技術和設備來實現更加嚴格和完善的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