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心得体会手卷书画装裱的技艺展现千里之外的美在咫尺之间
文人雅士私人交谊时于案头展赏之用,往往有“于咫尺之间,展千里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书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所以其面积和价格之比与其他形制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上,不少名画就采用手卷的式样,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董源的《萧湘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与其他书画形制相比,书画手卷不像立轴、横披、对联等形制可以装潢、点缀居室,它只适于案头把玩欣赏。正因为如此,很多大藏家对这一形制非常青睐。
传统的手卷,往往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视点分布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这就使得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就如一气呵成。这也增加了创作难度,并使得手卷在拍卖市场上往常是佳绩倍出。在早年的拍卖市场中,有些名家的作品成交价达到了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如北京瀚海1995年推出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被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购得;傅抱石的经典之作《丽人行》手卷,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
近几年来,一些名家书画的手卷仍然在市场强势表现,如2001年南京艺兰斋拍卖会上的多件作品,其中包括王铎的一幅16.5厘米×601厘米的大型花鸟描绘,以80万元成交;林散之一幅草書题跋,也以11万元售出。此外,还有2003年的宋米芾著作《研山铭》的版本,以2999万元被收购入藏。
此外,在海外市场中,也有一些知名作品被高价收购,比如恽南田的一幅清代作品——《百花图》——曾经在2003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96.77万美元成交,而丁云鹏的一幅罗汉题材的手稿,则是在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以214.5万港币出售。
综观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艺术造诣的手稿,其收藏价值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形式的小品或挂件。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收藏爱好者特别钟情于这些独特且精致的手稿,使它们成为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