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编辑部开启文物新篇章告别闭门造车时代

  • 艺术展览
  • 2024年12月26日
  •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指出,广东高校尚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起步。因此,他希望在各个领域培育这个市场,以期实现文保与创收的双赢。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确实风生水起,不少省市高举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旗,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下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有些地区虽然有资金

艺术教育编辑部开启文物新篇章告别闭门造车时代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指出,广东高校尚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起步。因此,他希望在各个领域培育这个市场,以期实现文保与创收的双赢。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确实风生水起,不少省市高举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旗,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下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有些地区虽然有资金,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其文保工作往往出现技术失误和破坏。比如,一些地方让非资质人员进行维修,这导致一些珍贵文物受到严重损害。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将历史遗址改造成现代化景点,如拆除周围房屋、安装灯光和绿地等,这种做法既没有增值也可能造成历史价值的丧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地方已经采取措施。在山西省文物局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旨在规范文物保护流程,避免不当行为导致的损失。此外,也有人提出建议,加强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加快培养专业人才。而国内具有该专业的高校则极为稀少。

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高校及学子关注这一行业需求,并看到其前景潜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这一领域。这不仅能够保障非洲传统艺术资源不被破坏,同时也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旅游或经济资源,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